马军骧(《我这一辈子》编剧):老舍的小说中议论多,拍成电视剧可用的情节比较少。我不太愿意改那种自己发挥余地不大的作品,而喜欢轮廓比较大的作品,因为有很多空可以填。电视剧《我这一辈子》虽然增加了原著中不曾有过的人物,但保留了“我”的基本经历,不管怎么编,没有编成金庸和琼瑶,老舍的思想和出发点没丢。“我”的性格改编后也没丢。改编名著就像是租人家的房子,院子是人家的,但住户可以布局。
万方(作家):改编最重要的就是要忠于原著,改动太大的话,还不如重新创作,做别的事情。或许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会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但这二度创作必须是上乘之作。
关纪新(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电视剧《我这一辈子》添加的内容,大概是80%至90%,原作的东西在其中只占10%至20%!还要删去原作和改编不能直接用的东西,原作留的东西太少了。从私心偏爱和敬重名家名著的角度上,我觉得应提醒电视剧界,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手下留情一点。
白烨(评论家):名著的改编,一个是比较忠实于原著,一个是以原著为基础做比较大的丰富和补充,这两条路如果都走好,同样有意义和价值。像以前的《四世同堂》,现在的《我这一辈子》,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改编名著的成功范例。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老舍之子):名著改编没有一定之规,正如“有100个观众就有100个哈姆雷特”,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固定的标准,但无论怎么样,观众的需求才是改编是否成功的标准。
(《中华读书报》2002.3.27舒晋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