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心脏是一个泵血器官,靠一收一放的搏动来完成泵血功能。心脏的搏动是靠自身产生的心电活动来控制的,用仪器把它转录在纸上,就是心电图。心脏各个部位都会发出很微弱的电流,都可能刺激心肌收缩,导致心脏搏动。正常的心脏搏动就是由窦房结这个心脏的最高起搏点发起的,心脏跳动的快慢一般都由它来指挥,所以,我们看到的心电图报告上大多有“窦性心律”的结论。有时心脏的其他部位会不听窦房结的指挥,或者阻碍窦房结指令的传递,就会引起心跳异常,即发生心律失常,其中一种情况叫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
早搏,是由异常心电现象引起的心脏提前收缩,即心脏受到窦房结以外的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缩。根据“指令”所在地的不同,早搏又可分为(心)房性早搏、(心)室性早搏和房室交界性早搏。无论哪种早搏,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一些,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好像停了一次。早搏后一次的脉搏稍强,因为这一次搏出的血液比正常者稍多一些,代偿了早搏导致的血液搏出量的减少。早搏并没有对心脏的血液输出量造成影响。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如无器质性心脏病,一般不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大众医学》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