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有生命力的学问,必定是有能力与其他文化“对话”的学问,如果只是一个封闭系统,自珍自爱,那也没什么希望。
没有多少支持资源的传统国学,办这个班那个班,徒劳地去“振兴”,此路不通。哈佛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把“忠孝节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些若和已成世界潮流的民主、法治、科学等等价值系统放在一起,青年人会选哪个?这位被称为“新儒学”代表人物的教授指出,当然是后者。
(《中国青年报》2002.4.18)
[值班总编推荐] 列车上的招聘会,“走新”更“走心”
[值班总编推荐] 冰雪列车:串联“冷资源”点亮“ ...
[值班总编推荐] [我与光明日报]追光而行四十载
朱晓凯:每一个人的历史都应该被记录
【详细】
詹 丹:一处被忽视的点烟“闲笔”
解读民心、民本、民生、民意与民情
无论什么角度的“中国风险论”都站不住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