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何以会产生“张五常热”

2002-05-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王则柯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他在《□经济解释□的困惑》前言中,对国内的“张五常热”作了生动有趣的解释。

“张五常热”在国内的出现,有它的合理性。他的“佃农理论”,是深刻的研究,此其一;科斯这样的经济学大师,奉他为罕有的知音,此其二。还可以有三,有四。这些都是他耗用不完的本钱。其次,他的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往往片言只语就让人感觉他已经切中要害,不由得不佩服。

还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他不忌张狂的自我评价,他宣称,真正可以做到用经济学解释世界现象的,全世界包括他自己在内,数起来也“只有四五个人”。国内许多从小在谨慎甚至唯诺的压抑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听众,听到功力深厚的大学问家如此张狂的表白和论断,好比幸会神明一样,精神上先就为之一振。回味他的演说和评论,其痛快让别人难以望其项背,所以许多人就难免对他生出崇拜来。二是他对经济学使用数学方法的直言不讳的反感。他对“年轻辈”主流经济学家的模型思考和数学推演的反复贬斥,给“更年轻辈”的学子以无须学习必要的数学方法也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者的错觉,因为张五常本人就是活生生的大师级的范例和榜样。

然而,作为一个对于现代经济学还算有所了解的教师,我愿意对我的学生们说,如果张五常先生曾经这样走过来了并且成就为大师的话,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你邯郸学步的机会了。首先,谁叫你比张五常先生晚了半个世纪呢。第二,更重要的,谁叫你不是张五常先生那样的天才呢?我敢断言,缺了这两个条件,特别是天才条件,张五常的路就走不通。

经济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吉芬现象”,它描述了经济现实中的反常现象。我倒觉得,大学生里面的“张五常热”是我们经济学教育中的吉芬现象。吉芬现象并非市场之常态,但是可能发生。同样,张五常热不是经济学园地的常态,目前却如火如荼。市场发达了,吉芬现象也就随之消失;经济学教育走上正轨以后,张五常热就只能热在校园以外。(《文汇报》2002.4.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