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没上过几年学,而且早期的相声演员大多不大识字,侯宝林自己也说他是‘解放以后才扫的盲’。可他成了语言大师,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用功,见什么都问,没事就找人聊天,其实这都是在搜集资料,他直到临死时还在问。
他接触的人很多,比如老舍、谢添等。或许我们从事的行业都与幽默有关,所以成为知己。由于他的好问与好学,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对钱币、字画、瓷器、木器等都十分精通,你骗不了他,他的脑子永远在动。”
侯宝林之子、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说:“我爸是彻底的改革派,但他的相声改革并不一帆风顺。当时,有人说改完了该没人听了,有的还说他欺师灭祖。可我爸坚持认为,相声不改就完了。他创作的相声在思想、语言上都挺超前的,既保留了相声的讽刺功能,又有许多歌颂新中国和劳动人民的新作品。曾有人问我:‘侯宝林为什么能从捡煤核儿的成为相声泰斗?’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我说几个现象你们就知道了,从小到大,我爸从没带我去过一次商店、从没带我看过一次电影、从没领着我逛过一次公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相声上了。”(《广州日报》20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