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枪》所要表达的主题无疑是严肃的,但陆川在编导这部影片时,经过反复磨砺,终于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手法,使一个原本沉重的题材举重若轻地化解为既轻松、幽默和愉悦,同时又让人不乏沉思的佳作。
在编导手下,悬疑、惊悚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手法,如何寻找到能透视人物灵魂的焦点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影片从小镇警察马山突然发现佩枪丢失开始,却没有用“寻枪”的过程来延续故事,而是把镜头的焦点始终聚集在人物在寻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上。这里,“枪”演化成了一个“符号”,成了警察的职守乃至信念的标志,对于马山来说,枪的含意甚至远远超出了他自己的生命,所以丢枪几乎造成了马山信念的崩溃,而他独自执著地“寻枪”,也成了他寻找和重建失落的信念和生命支柱的过程。为此,影片用了诸如急促的寻枪步伐、像子弹一样前行的钥匙、小镇上空飘浮不定的浓雾,以及反复出现的回忆镜头,形象地刻画了人物在丢枪和寻枪中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当马山用自己的身体,引诱偷枪的作案人露出水面,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寻找到丢失的手枪时,我们的心灵也为之震撼了。(宜人 文)
看完这部被一些评论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好看的电影”的《寻枪》,我却丝毫没有同感,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艺术表述上有较大缺陷的影片。影片过分地玩弄电影技巧,使许多表现形式和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了较大的错位,让人看了茫然不知所云。
作为一部故事片,把故事讲清楚应当是第一位的。然而,《寻枪》过于把侧重点放在了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上,对马山的寻枪过程则用了“散点式”的淡化处理,致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关联性都很薄弱。如马山丢枪,偷枪的是卖凉粉的刘结巴。偷枪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家人喝了假酒中毒身亡,他准备持枪杀假酒制造者报仇。但在电影中,这个关键的假定情节直到最后才通过刘结巴的几句话,“说”了出来。
由于影片对马山丢枪后产生的心理压力与困境缺乏足够分量的描述,从而使那些缺乏内在联系的镜头语言无法和观众产生共鸣。一些观众中途退场,说听不懂,看得太累了。
或许,只有姜文的表演是影片最精彩的亮点,也是影片最大的卖点。“多亏有了姜文,不然……”看完电影,不少观众如是说。
(《文汇报》2002.5.17方平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