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课程改革。大学中文系教育,这些年渐渐陷入苦味的境地。中文系毕业生往往限于两不靠的境地:一方面没有自己的看家本领,究竟什么是形成中文系学科根基的必读书?这些年是模糊的;另一方面,等到学生毕业,又没有掌握一门在社会上真正有用的本事。陈思和对20多年来我国大学中文系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手术:重新建立以原典精读为核心的中文系课程计划,计划在中文系一二年级阶段共开设20门原典精读课程。
20门原典课程在教师的推荐和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大致确定了。它们是:《论语》,《庄子》,《诗经》,《楚辞》,《史记》,《世说新语》,《马氏文通》,《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唐宋诗词,四大古典小说,鲁迅作品,周作人散文,胡适文存,巴金《随想录》,中国新诗……
这学期首批5门课开课以来,已经在中文系引起轰动。由陈引驰讲授的《庄子》和傅杰讲授的《论语》,因听课热烈,开学三周后已双双迁入6205阶梯教室——学校里最大的教室。而这个班级的学生,上学期本来有几人在琢磨着转系呢,现在他们对辅导员说:能读这么有意思的书,不走了。
二是改革系务。陈思和上任后,实行系务决策民主化和公开化。他建立了中文系内部局域网,将系里所有决策计划上网公布;将所有牵涉到职称评定、出国讲学、进人留人的事情全权交给学术委员会,由民主投票决定;再成立全体教授会,共同策划系里事务。
陈思和说,我要三年以后再没有人羡慕我这个系主任位置,因为它无权无钱。这学期,陈思和竟然将上学期的财务账目也上网公布了——同时削减了自己的利益。他将常规的系主任奖金系数一一作了限制,别的老师提高了收入,而主要干部的奖金却从原来的水平降下来。
最近,陈思和的妈妈患病住院,他正忧心忡忡,四处延医求方。我向他问及此事,他平和地笑着说:“我想过了,到了我没有钱的那一天,我可以借。现在为了买房子可以贷款几十万,为了给妈妈治病,还不可以借吗?”
在陈思和身上,我看到了现代性的文化力量。(《文汇报》200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