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那道厚厚的高墙屏蔽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保存了一方幽静与安宁。不仅如此,南池子还基本完好地保存了北京传统民居区的风貌、格局及氛围。一个个古老的胡同和一座座上百年的老宅都蕴含着一段段古老的历史。
2000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划定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南池子是其中的修缮与改建试点,不搞大拆大建,尽量保持原有街巷格局,遵循院落的基本风貌修缮。
然而,6月的一天,住在南池子大街80号院的沈桂芝大妈忽然发现自家的院墙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白圆圈,圆圈里面是一个大大的白字——“拆”。
而两张没有落款单位的《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修缮房屋和改建实施细则》贴在了南池子大街的墙上。细则上表示,将拆除南池子240个院落中的231个,拆除后的核心地带计划修建2层的单元式小楼,美其名曰“四合楼”,用于居民回迁,其余的拟建一批高档商品房。
细则给居民安置问题提供了三种办法:回迁、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并要求南池子的900多户居民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迁出。
拆迁受到了居民的抵制,一是因为细则与北京市政府的规划完全相悖,二是因为居民认为三条安置办法“都是死胡同”。
截止到6月底,只有1/3的居民迁出,600余户居民拒绝搬走。
据了解,已经在南池子实施的拆迁方案并未得到北京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批准。6月下旬,北京市政府召开了有关南池子修改方案的论证会。在论证会上,有关方面提出的方案中,受保护的四合院已从原来告示中的9个扩大到20个。
“以拆促迁”的行为已经暂停下来了。望着被拆得一片狼籍的古建筑,我们不禁要问:早已被北京市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南池子,究竟惹着谁了?(《市场报》200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