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哪里?调查结论说,这是“应试教育把‘活’的历史教‘死’了。”在我看,这只说对了一半,请看当今的史学教材和历史读物,那种干瘪的内容,晦涩的文字,枯燥的说教,又怎能引动读者的兴趣?
枯燥并不是学术成果的必然属性,尤其是历史,这是民众实实在在的生活行程,民族的共同记忆。史学也是人学,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的综合体,芸芸众生的历史人物,各有各的个性和传奇性的经历,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事态的发展又具有多样性和情节性,它完全可以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写出有声有色的雄文华章。
能不能让历史“活”起来?有没有文采是个问题,但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对激发读者的兴趣更有迫切的意义。
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初的新史学运动中就已有呼吁,梁启超在抨击旧史学为帝王服务的同时,提倡史学工作者要努力“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李大钊认为:“历史是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他们都把人生的变迁和国民生活的历史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以人本主义的历史学作为治学和著述的理想。然而百年来,史学并没有走出为政治服务的窠臼,史学读物仍然以凝重的主题,教科书式的文本使读者望而生畏。(《北京日报》20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