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于家娣说,“在哈佛学习,语言是第一关。由于作业多,每天夜里两点钟才睡觉,有时早晨四五点就起来,因为要完成作业。每星期上6门课,还要作助教。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1996年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于家娣现在被世界银行聘用。
在哈佛大学化学系纳米技术小组里,有9名中国学生。中国留学生崔屹,是癌症诊断课题的负责人。迄今,这个小组已经在纳米传感器、纳米电子线路和利用纳米技术发现早期癌症等方面获得三项专利。42岁的导师查尔斯·理博教授利用这些专利建立了公司,并聘请崔屹作顾问。崔屹说,他的导师以及哈佛大学化学系的其他教授都非常热爱科学,有献身于科学的精神,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哈佛大学化学系至少有4名教授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光明日报》2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