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向“五四”时期的人文精神回归? 《中国作家》副主编何建明认为,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作家群,老师是其职业,作家是其事业。那时大学的人文精神相当浓郁,不像现在,社会重理轻文,大学中文系不懂创作,培养不出作家,人文精神正在流失。他说时下的大学文科教材很少关注当代作家,经典作家的作品往往离现实较远。王蒙、莫言等作家走进校园正好可以拉近大学校园与当代文学的距离,但不能说明大学在向人文精神回归。
作家寻找自身价值的延续? 对有些作家而言,写作是他们赖以谋生的手段,但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职业。梁晓声当初的志愿就是老师,这次走上讲台算是得偿所愿。创作势头正劲的铁凝与其说是去大学当老师,倒不如说是去体验生活。何建明认为,作家走上讲台不能排除创作力枯竭、写不下去的情况,作家从教将有利于梳理他们的创作实践。老作家李国文则认为,那些热衷于在大学担任教职的作家,学历都不是很高,他们是想藉此达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大学提高知名度的一种炒作?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认为,理工类学生要通文史,文史类学生也不要排斥科学,学科的交叉互补有利于学生全面均衡成才,这应该是大学聘请作家的初衷。受访作家均赞同大学的这一做法,但他们对那些大学是不是想利用名人效应炒作,也不无担忧。(《社科新书目》第6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