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把美丽留给人间 |
李媛媛走了,但她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形象,却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990年11月,李媛媛在南京第八届大众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因主演电视剧《上海的早晨》,荣获最佳女配角奖。
在《上海的早晨》中,李媛媛把徐义德的三姨太林宛芝演得活像一只玉笼中的金丝雀儿,脑瓜里空荡荡,靠炫耀美丽的羽毛和悦耳的啼啭赢得主人的欢心,她那双会说话的“勾魂摄魄”的眼睛给人印象尤深。于是,记者猜想她必定与角色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我就知道自己错了。屏幕上的她,锦衣玉食,风光无限;而生活中的她却与资本家的三姨太大相径庭。
当时,她蜗居在上海一间13平方米的公房里,在走廊里烧饭,40多人共用一个厕所;日常生活几乎是开放式的,谁家稍有风吹草动,便惹得四邻不安。加之第一次婚姻的失败,更让人对她生出几分怜香惜玉之心。
李媛媛告诉记者:“生活中没有体验的,我都通过角色在戏中体验了,这还不幸福吗?有人说我心眼儿不多。我却认为,我是傻人有傻福,经常有贵人相助。”
李媛媛在《京都纪事》中饰演楚天舒(刘文治饰)的妻子叶小桐。
1992年9月,李媛媛告别上海戏剧学院调来北京,成为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谈到“北上”原因,李媛媛的眸子中透出些许惆怅。不久前,李媛媛的父亲不幸患癌症去世,济南老家只剩妈妈和姐姐,姐姐自己又有一个大家庭。李媛媛是个孝女,想离老母近些,有事好照顾。
在北京,李媛媛很快“暴露”出她性格的另一面:犹如一只冲出笼子的快乐小鸟,唱歌、说笑、与刘文治“捣蛋”——“刘老师,我要吃黄瓜!”“刘老师,我要吃西红柿!”把正背台词的刘文治搅得心神不定:“去去,闹死人了!”他越着急,她越得意。由此,李媛媛在剧组得了个绰号“李闹闹”。
在戏中,刘文治和李媛媛这对“老夫少妻”亦闹出不少笑话。记者问李媛媛,为何你与刘文治的感情戏总放不开呢?李媛媛笑道:“他怪我,我还怪他呢!一演拥抱的戏,他就用手拍我肩膀,好像我爸似的。导演让他吻我一下,你猜怎么着?老先生对着我的脸找了半天,竟然没找到该吻的地方!”
看似“开放”的李媛媛,其实骨子里很传统。她认为,电视剧面对家庭,往往是一家老小同时观赏,爱情戏就必须把握分寸,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京都纪事》播出后反响平平,对李媛媛的表演也颇有非议。对此,李媛媛淡然一笑,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成功不可能永远独属一人。”
1997年9月,记者在电视剧《好好过日子》剧组驻地采访李媛媛,问她:“你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媛媛不假思索地回答:“事业上轰轰烈烈,生活上平平常常。”
《好好过日子》以朴实无华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岗女工的感人故事。剧中女主人公楼安宁,是个刘慧芳式的具有传统美德的东方女性,以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李媛媛认为,贴近角色并不难——楼安宁内心世界的许多东西,在她身上也有。从小,父母亲就教育她要与人为善,要谦让忍耐,遇事多为别人着想。
剧中最感人肺腑的是:楼安宁的女儿不幸患血液病后,她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花在女儿身上,又要护理女儿,又要拼命挣钱,像只老母鸡一样用它孱弱的羽翼护卫着这个家。母女的情感戏如此之重,使当时尚未做母亲的李媛媛直后悔没早要孩子!在她看来,做没做过母亲,体会是大不一样的。但她有她的办法,叫做“情绪记忆”,即从她最亲近的人,如母亲和姐姐身上,寻找创作依据。她还主动要求与剧中的女儿、小童星舒畅同居一室,培养母女之间的亲情。小舒畅只要一会儿不在屋,李媛媛就惦记她,急忙打电话找她。有朋友请她吃饭时,她也必定携“女”同行。
2001年11月4日,央视直播电视“金鹰奖”特别节目:正在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李媛媛,因在《世纪人生》中成功塑造了世纪老人董竹君的形象,荣获“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奖。当熠熠闪亮的“金鹰奖”奖杯颁给病榻上的李媛媛时,她的眼睛湿润了。电视中的她,一头秀发剪得很短,面部显得有些浮肿,然而希望还在,精神没有垮。“如果能活下来,我还会再演戏。”她动情地说。
李媛媛曾在《病中自述》中说:“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爱生活,我爱家庭,我爱观众,我爱事业。我要加倍地认真让生命光辉从容流过,流向美好的明天……”(《今晚报》200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