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琳和另外7个同学被带到了警察局。就这样,晓琳被送到了北京市强制戒毒所,进行6个月的强制戒毒。
18岁的晓琳已经不是第一次吃摇头丸了。“以前我觉得摇头丸就像安眠药一样,不能多吃。进看守所以后管教人员给我们上课,才知道摇头丸里面含甲基苯丙胺什么的,对脑神经的损害比海洛因还大。”
在晓琳的同学和朋友中,吃摇头丸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她说:“如果大家只是一块聊聊天,有时候就觉得特别没意思,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似的。吃了摇头丸就特别兴奋,平时不敢说的也敢说了,听到音乐敢一个人到中间跳舞,有点‘喝酒壮人胆’那意思。”
除了助兴外,摇头丸在这些年轻人中成了一种时髦的标志和炫耀的资本。晓琳说,那些经常带摇头丸来的人她都不认识,她有点讨厌这些人,因为他们喜欢吹牛。他们老说这种东西他们家里有的是,还说他的朋友就是卖这个的等等。
晓琳认为,像她这样的学生之所以会碰摇头丸,主要还是对摇头丸等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她说她和同学们曾经问过老师,但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告诉他们摇头丸不好,不要吃,但不好在什么地方却说不清楚。
像晓琳一样,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这种新型毒品的人在戒毒所里接受治疗。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普遍年龄偏小,只有20岁左右。特别是女性,往往只是十七八岁。(《现代消费报》20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