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印象中,除了侯派、常派等老辈相声名段令人百听不厌外,在“文革”后相声也曾一度辉煌,涌现出诸如《宇宙牌香烟》、《红眼病》、《五官争功》、《电梯奇遇》、《虎口脱险》、《领导……冒号》等名段。但在近几年,相声似乎再没出过什么脍炙人口的段子。
一个焦点集中的说法是:近几年相声遭人冷落,是因为丢失了最大的传统——讽刺。
相声是“逗乐”的艺术。这种逗乐是艺术的逗乐,不是挠观众胳肢窝的逗乐。“包袱”是相声的核心,一段相声是否能逗乐观众,取决于所制造的“包袱”是否成功。而对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反动的人和事物进行讽刺,最易制造“包袱”。“但很遗憾,现在一年甚至几年都不会有一段真正以讽刺为本质的相声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怪异现象。”曾任《天津演唱》相声编辑的高玉琮说。
很多搞相声创作和表演的人对此都有苦衷。姜昆认为,一段成功的相声,不是作者和演员两者努力就能完成,还需要很多社会条件,包括民主气氛的形成、演出尺度的放宽、讽刺作品的开放等等。他坦言,现在的讽刺作品确实很少,因为“很难通过”。(《中国青年报》20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