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7岁的李志民在中国大西北扯起一面职业足球的大旗,在西安建立了国力俱乐部,目的无非是为了赚钱盈利。然而,那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上个赛季是陕西国力俱乐部最红火的时期。即使如此,李志民发现他们仍在赔钱。
“上个赛季我们门票收入1200万元,卖球员也挣了一些钱。”他说,“俱乐部全年收入人民币3870万元。但我们支出高达4200万,还是亏了。”
李志民沉痛地透露,从1996年至今,陕西利君(国力)俱乐部已经花费1.7亿人民币。他说:“中国的职业足球就是在‘烧’钱。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按每个俱乐部每年投资5000万元来计算,那我们15个甲A俱乐部每年就要烧掉7个多亿。”
中国职业足球改革已有9年之久,总投资数触目惊心。然而花了这么多钱,结果换来的却是一个艰难的生存环境。据统计,9年期间,27家甲级俱乐部的所有权更替了30多次。更可怕的是,中国职业足球还不能让人看到美好的前景。李志民说,“不要说三五年内,即使用10年的时间,我想中国的足球俱乐部也不会盈利。”
李志民感慨地说:“整个社会对搞足球没有积极性,就我们这些人在苦苦撑着。如果早知现在这个样子,当时我绝对不进来。”(《北京娱乐信报》200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