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夜间,魏禧迷迷糊糊地发现被子湿了,身体左侧不听使唤,大便失控,当即意识到自己病得不轻,放弃就是等死。电话就在值班的外屋,他用还能动弹的右臂匍匐前进,咬牙坚持,鼓励自己不能睡去,直至接班的同事赶到。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往往隐匿发病后数分钟内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丧失、失语、失认、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有些人是在晚间起夜或早晨洗漱时突然发病,然而社会对这些变化认识不够,意识不到这是发病的先兆。一过性脑神经症状往往是脑血管意外的前奏,如眼睛突然视物不清、面部或上下肢无力、瞬间对非常简单的话听不懂、眩晕或没有原因地突然跪倒在地,然后马上站起来又能行走,以及出现从未经历过的头痛,这些往往预示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症状。有什么不适自己应心中有数。魏禧恰恰做到了这点。
驻站医生初步确定魏禧患的是脑血管病,电传请北京市友谊医院专家会诊。救治小组在不能确诊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的情况下提出了降颅压、控制血压及预防感染的治疗方案。这一方案正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定时翻身、拍背排痰,则是保障魏禧不发生合并肺炎保证生命的第一步。
生活中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在老人度过了危险期后忽略了护理上的环节,不重视翻身、拍背、排痰、按摩这些细支末节,病人出现肺部感染、褥疮,不但影响了神经功能恢复,还给治疗带来了麻烦。如果康复不利导致死亡,多数是由并发症引起的。
魏禧自发病之时起始终乐观向上,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脑血管意外对大脑损害,不仅伤及神经功能,而且摧残心理功能。心理康复对躯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些人对康复训练期望值太高,未达预期目标就烦躁;或求医愿望很高,只要能听到或看到治疗信息,就不加分析信以为真;还有些人干脆悲观绝望,对任何治疗都没有信心,没有求医要求,甚至放弃治疗。这些终将影响康复速度和效果。(《医药养生保健报》200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