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深圳解放之后,深训边防公安侦察参谋徐展,将搬运工人梁初发展为“特情”(卧底)人员,任务是在深圳与香港火车站之间从事过境作业时,对可疑对象进行调查。国民党潜伏特务头子张福智等,一直梦想在广州市制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惊天大爆炸”。梁初打入敌人内部,将这一情报上报,广州市公安局设下了天罗地网。
1954年,国庆五周年大庆前夕,顺利得到张福智信任的梁初,被张指令利用过境搬运作掩护,将美制烈性炸弹、燃烧弹六枚秘密运过境,送交广州潜伏特务联络员。炸弹、燃烧弹入境后,立即在徐展的护卫下转交广州市公安局,由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处理后,再由梁初在严密布控下交给敌特分子,广州市公安局最终将该敌特团伙25人一举抓获。
特务头子张福智因在香港而漏网。有关部门希望一旦需要时,仍可让梁初作“诱饵”,为此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广州中院于1955年3月作出刑事判决:认定梁初具有特务身份及将他以反革命罪治罪处罚。之后,将梁初全家秘密从深圳迁入广州,并要求他将梁初改名为梁焕,安排他在广州二运公司当搬运工。
著名作家陈残云创作的《羊城暗哨》被搬上了银幕,轰动了全国。其中的主角、侦查英雄王练,就是以梁焕为原型创作出来的。
头戴“反革命、特务”帽子,是梁焕不愿接受的。当时有关领导做工作,说这是党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国家秘密”。于是,他接受了这样的“判决”。到广州后,“特情”关系转入了广州市公安局,他又兢兢业业地继续干了一段“特情”。
由于到广州后有过两次行动,以至于梁焕不能在单位正常上班,单位领导误解他,因为保密他又不能将实情说出,结果领导惩罚性地让他到离家很远的南石头上班,他只好辞掉工作。之后,梁焕先后在几处做随车搬运工,一直干到1977年53岁。
梁焕的处境引起了广州市公安局一直负责与他单线联系的陈凡(化名)的揪心,她向领导写信,要求给梁焕安排工作。此后有关领导将梁焕安排做三轮车工兼搬运工至退休。
梁焕的处境也让当年发展他为“特情”的徐展揪心。当年美蒋特务案结案时,徐展因立功被授予二级侦察模范。徐展说:“在这个案中,功劳比我大、危险也比我大的梁焕却被列为‘投案坦白’特务,这样的保密处理,实在是令梁焕委屈,也成为我的一块心病,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在需要时能为梁焕作证,洗刷他的不白之冤。”多年来,徐展始终同梁焕保持往来,目的是了解他的处境和住处,以便在他困难时帮助他,一旦需要为他作证。
1980年,国家对多年来沉积下来的冤假错案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徐展劝梁焕:“该出来为自己的不公正遭遇说话了。”但是,因为找不到陈凡,梁焕说:“不知上级的意思,我宁愿将秘密带进棺材!”而这时,由于人事更迭,机构变革,广州中院对梁焕一案的内情也并不清楚。化名为陈凡的女同志因为患病,丧失了部分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致使这一案件难以改正过来。
1999年9月,一家媒体报道说:1954年国庆前夜,一位羊城少年在国庆彩灯牌楼下发现台湾特务放置的定时炸弹,经过寻找,记者终于找到这位现时55岁做商人的当年小英雄。梁焕肯定:这个炸弹就是当年六枚炸弹中的一枚,事实上,炸弹已经过技术处理,不会爆炸。
“是不是当年要我严守的秘密已经解密了?”梁焕想。徐展和一些梁焕做“特情”的见证人纷纷对梁焕说:是出来说清自己问题的时候了,我们愿意为你作证!
……48年来,梁焕的几个孩子无一不在入党、参军、工作等问题上受到影响。多年来,梁焕一直想入党,但一直头戴特务、反革命帽子,不敢接近党组织。现在的梁焕,月收入仅450元,每月还要交200多元房租,妻子年老多病。他说,申诉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上的补偿,而是为了政治上的清白!(《今晚报》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