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直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疆共有8.7万名考生报名,报名阶段已查出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890名,其中大部分是“高考移民”。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责任追究制等措施,仍有人“顶风作案”,特克斯县一名户籍民警,一夜之间为“高考移民”开出30多本户口,伊犁州有关部门正在查处。
“一多一高二低”(招生计划多,录取比例高,录取分数低、报考条件要求低)的现状,也使海南成为“高考移民”向往之地。省外考生将户口迁入海南报名的人数在逐年增加,1999年198人,2000年293人,2001年586人,2002年增至1875人,来自24个省份,占全省考生总数的9.5%。
记者调查发现,“高考移民”出现了“两头流”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量流向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山西等教育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少量流向北京、上海等录取比率较高的教育发达地区。
“高考移民”的大量增加,打破了各省高考原有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当地学生与“高考移民”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
从1999年到2002年,高考成绩达到海南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以上的,省外考生所占比例节节攀升:4.1%、5.8%、10.5%和11.7%。尤其是2002年,第一批本科入围人数中省外考生占23.5%,比例之高,令人惊叹。这些情况无异于“火上浇油”。去年高考前,近4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聚集海南澄迈县县委门口,高喊“保障海南学生利益”、“反对外地学生来琼考试”等口号,抗议日趋严重的外省考生来琼高考现象。
今年3月7日,新疆霍城县三中100多名高三学生集体罢课、静坐,打出“公平竞争,反对高考移民”的横标,并选出学生代表与校方交涉。
针对“高考移民”,各地纷纷出台措施。然而,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只堵不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专家们指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我国必须从教育公平入手,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门槛”,严把报名关,杜绝腐败;另一方面应着手解决一些根本问题:一是缩小过大的高考分数线差异,二是增加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新华每日电讯》200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