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杀野生动物、驯养野生动物、将野生动物用于实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针对人类的这些举动,毛江森院士警告说,许多野生动物体内存在大量病毒,这些活动将会使原本只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侵入到人群之中。
这些病毒往往潜伏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噬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身上,一旦条件成熟,这些病毒就可能侵入到人群之中。一些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性很低,但对人类却有很高的致病性,甚至是很高的病死率,黄热病、埃博拉和艾滋病就是著名的例子。最初,这些病毒只在猿猴中传播,而且病死率非常低。后来由于人类的活动涉入原始丛林,病毒就传给了人类。
毛江森院士说,由野生动物传播的病毒一般感染性强,人们最初对此往往毫无抵抗力。他呼吁严格管理野味餐馆。(《新华每日电讯》20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