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有关佛罗里达海岸以捕牡蛎为生的人生计受到影响的报道。这篇文章大部分的采访工作是由一位自由撰稿人完成的,但此人的名字却并未见报。读者因此质疑这篇报道的真实性:文中提到的很多东西并非布拉格亲眼所见,但他却将场面描写得非常“生动”,包括颜色、声音,俨然是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布拉格曾因其“栩栩如生、充满细节的报道”成为大腕记者,并获得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对这种“生动的小说式”报道风格一直存在争议。这种新闻报道风格最初出现在60年代,当时美国的一些记者提出,新闻报道并不一定必须是“干瘪无趣”的,并渐渐形成了“生动描写式”的报道风格,雇人采访搜集一手资料也渐成风气。
(《信息时报》200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