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刘恒平息吕氏家族的叛乱,恰巧是在正月十五日。刘恒为了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相传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之为“灯节”。到唐玄宗时,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廷中用绢丝扎成二十节、高150丈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儿,铮铮有声。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规定从正月初八挂灯,到正月十七收灯,在南京秦淮河上,高搭彩棚。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东华门开辟了两华里长的灯市。到清代,灯节更是盛极一时,花灯种类样式繁多。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北京晨报》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