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阜外医院教授武阳丰发表报告说,与步行上下班者相比,坐车上下班者患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了18%;与上班静坐时间比例小于30%的人相比,静坐时间超过60%者患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胆固醇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32%和3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教授常翠青说,体力活动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需要做多少运动才能促进和保持健康呢?根据不同人群,常翠青开出了以下“运动处方”: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是预防疾病的最低要求,运动形式最好三种类型都要涉及,可以分2次 3次完成;青年人每天至少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60分钟,同时每周至少参加能够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生长的锻炼,比如游泳、变速跑、快速上等;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腿部肌肉萎缩,骨质大量流失,容易发生骨折等疾病,应该重点锻炼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每天坚持散步、做广播操、单脚站立等是不错的选择。
国际医学界推荐的可以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体力活动量为: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强度为中等。其判断标准是:稍微感觉疲劳,且心率相当于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60% 70%。(《当代健康报》12.2杨步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