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等地部分农村,由于日益昂贵的学杂费,一些家庭因教致贫。家长说,农村家庭供孩子读书就像一场赌博,赌赢了,能为家庭换来幸福;赌输了,就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来还债。
一些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择校费”问题。农安县滨河乡一位姓于的农民的儿子考中学时差16分,为了孩子的前途,老于借钱
据调查,吉林省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而农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则增长25.8%。在双辽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而当地高中的“择校费”在6000至8000元不等,再加上各类学杂费等,即使按丰收年头计算,一般农民家庭不吃不喝也要积攒两三年。(《人民日报》12.24王强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