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创造力的固化模式
冯小刚的电影一定有固化的成分。首先是演员。冯小刚说,葛优是我的票房福星。这句话真的没错。葛优的特点太突出了,他不仅仅是演员,而更多的是一个戏码。同样的台词从其他的演员那里说出来,和从葛优嘴里说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后是台词。《手机》中的“做人要厚道”、“嗯、对、是、嗨”,《大腕》中那一长段“不求最贵,但求最好”,《没完没了》的“OKOKOK”,《甲方乙方》的“打死我也不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等等,都能看出导演着意制造台词的企图。因为冯小刚明白,制造这样的台词,才能使观众在看完电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电影念念不忘。这已然成了冯小刚每部电影必上演的戏分。但一部戏只有靠台词才能被人记住,或者说,观众只对戏里的某句台词津津乐道,也只能说明导演在掌握整部电影的能力上的缺失。
再说情节。从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电影开始看起,会发现所有电影的情节都有着相同的贺岁套路。先是男主人公,也就是葛优,碰见(或突发奇想)什么事,与女主角以及戏中某第二男主角产生了一些纠葛,中间的误会和笑料百出,最后再来一个或温情或讽刺的圆满大结局。冯小刚的电影情节,永远无法使人产生猎奇的欲望。在《没完没了》的一开头,就觉得葛优和吴倩莲肯定产生感情;看《手机》就知道后来严守一肯定鸡飞蛋打。不能让观众在你的电影中历险,那么观众一定不会在走进电影院之后开始做梦。
赤裸裸的广告元素
在中国的导演里,最不忌讳广告的可能就是冯小刚。比如《一声叹息》中,傅彪把张国立和刘蓓送到海南三亚的总统套房,临走时悄声对刘蓓说:“打电话用吉通卡。”还有张国立在海南三亚给徐帆打电话,问买房子的事,徐帆说:“……欧陆经典不错,就是太贵。”后来“欧陆经典”又出现过很多次。
《手机》就更不用说了,在我没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心里就琢磨着这回赞助商是摩托罗拉还是诺基亚,或者某国内品牌呢?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是摩托罗拉。如果说是为了剧情安排不得不拍几个手机的特写,这还无可厚非,但影片从始至终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商业味,实在让观众有些不舒服。
冯小刚也有埋汰广告,借以炒作的时候。《大腕》的例子再明显不过了,尽管影片中从未出现任何已有的广告品牌,但看到“搜狗”、“报丧鸟”、“硕士伦”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联想起了熟悉的广告或广告语。不过大家不必为这样的“含沙射影”而担心,冯小刚对自己当初的这个“歪点子”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就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我还非得用这样的方法,要不这部片子绝对没有它现在这样有看头。”而且,“电影开拍之前公司就聘请了专业律师,对剧本中每一句台词都严格把关,绝对不会有‘侵权’嫌疑。”
在中国电影界,最爱玩这样的小聪明的人,可能也非冯小刚莫属了。(《10导演批判书》苏七七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