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央视编外人员公司化管理

2005-01-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身份的困惑

柴静,2001年由湖南卫视跳槽到央视新闻评论部。最让她感到头疼的事就是去接嘉宾。由于没有央视台聘人员(即编制内正式员工)身份,每次录制节目,柴静都要给本部门的台聘人员打电话,麻烦他们到台门口用正式出入证填单接人。

让央视临时人员感到难堪的还有外出采访。

由于临时人员出入证是临时证件,出外采访常受到质疑和盘问。

庞大的临时工队伍中不乏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名记者、资深编辑。

央视临时人员不仅央视人事部门无法统计,连每天出入央视大门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中心聘用”、“部门聘用”、“小组聘用”,各种名目不一而足;甚至还有大量没履行任何聘用手续的“计件工”。2003年5月~6月间,央视改革领导小组对编外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拉网式普查。正式编制内职工2500余人;编外人员达到7000人。

劳务派遣应运而生

一种全新的用人机制―――劳务派遣制度应运而生。劳务派遣公司依照一定的聘用程序,招录、聘用正式签约员工,再由公司派遣到央视工作。从此绝大部分编外人员转变为“企聘人员”,“临时工”真正退出央视历史舞台。现在属于倒签,即把现有人员纳入公司化管理程序。今后央视再需要编外人员,就要进入派遣公司组织的考试、签约、聘用、派遣的规范程序了。

“公司化管理,意味着电视媒体管理进入市场化运作。”柴静说,“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化管理将给所有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平等择优、公开竞争的平台,这是激发竞争意识,解放自身生产力的举措。”

柴静所指的平台是,按照央视出台的新规定,只要在央视连续工作3年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编外人员都可参加栏目制片人竞聘。

作为中国传媒业超级航母和行业领军者,央视正面临着由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央视所进行的编外人员管理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深层次的内部变革,逐步建立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电视媒体管理新机制。这种变革极具震动性、渗透性,其影响将十分深远。(《中国青年报》1.14 崔丽/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