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
美国加州一个清秀美丽的女子在车里中弹身亡。这一天是2004年11月9日,死者的名字叫张纯如。
年仅36岁就
张纯如的外公张铁君曾是《中华日报》的总主笔,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巨大痛苦须臾难忘。在美国长大的张纯如21岁时获得伊利诺大学新闻学士学位之后也选择当记者,她有无限丰富而乐观的新闻题材去开拓,可她心中念念不忘父母经常提及的南京大屠杀。但是,在美国的图书馆里却一直找不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翔实记载。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的罪行耳熟能详,但却没有人知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1994年的冬天,张纯如应邀参加了在加州库帕提诺举行的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会议,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很多历史学者,尽管与会的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是人们还是被震撼了―――那一幅幅黑白的影像,人头罗列、开肠破肚、烧杀抢掠……拷问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灵魂。“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些暴行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比。”第一次见到那些噩梦般的历史照片时,张纯如曾经因为愤怒几乎失去了知觉。就在那一瞬间,她做出了决定:“我要说出真相。”
这一年张纯如26岁,立志用英文写作西方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纪实著作。从此,她频繁光顾各地的图书馆、档案大楼,将蒙上些微尘土的美国传教士、记者、军官的日记、胶片和照片发掘出来,仔细寻找美国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一次到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搜集素材,张纯如发现了当年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主席拉贝先生的一些文献资料,张纯如远赴柏林,找到拉贝先生的外孙女,找到了尘封59年的《拉贝日记》。这本《拉贝日记》,现在已经成为侵华日军在南京暴行的铁证。
张纯如写作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到南京实地采访大屠杀的幸存者。1995年盛夏时节,在不认识任何人的情况下,张纯如来到中国南京,得到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的帮助。采访时,张纯如亲自为所有幸存者录像,向他们询问了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从幸存者当天的起床时间到早餐安排,从当时的天气状况到人们的装束。将幸存者李秀英、夏淑琴的采访录像整理后,张纯如高兴地说,她们的证词与马吉、麦卡伦等西方传教士50多年前在各自日记里所描述的完全吻合,说明他们的日记真实可信。幸存者潘开明老人当年是一位人力车夫,对南京城地名如数家珍。在讲述怎样死里逃生时,老人提到了不少地名。张纯如按照这些地名,在当时的南京市地图上一一按图索骥,标明线路,没有发现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
张纯如还带来了在美国保存的鲜为人知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材料,例如《魏特琳日记》的片段,这份复印资料使国内学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记了许多日记。张纯如还带回1000多页中国尚未见到的有关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的资料和日军攻打、占领南京的老照片,。
1997年,张纯如用英文写作的《南京大屠杀》正式出版,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南京大屠杀》成为美国最畅销的30本书之一,并受到哈佛、耶鲁、柏克莱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历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它成为西方第一本用英文写成、非文学类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警世史鉴,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行列,经过十余次印刷,已经售出10万册。
对于不愿正视历史的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无疑是“公然挑衅”。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藤邦彦专门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指责张纯如“误导公众”,对张纯如书中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张纯如郑重说明,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已对原始记录、中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本老兵的回忆录资料逐字逐句的做以详尽注释,出处注释条项目达350多条,每字每句都有详尽出处。在著作出版前,张纯如还专门请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权威学者章开沅先生仔细审阅核实。
1998年的春日,《南京大屠杀》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出版。但该书没有能够进入日本市场。张纯如2001年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认为这是日本出版业右翼分子的阻挠。”为了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公之于众,张纯如和她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某些人别有用心的干扰使得张纯如“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透露丈夫和孩子信息”。张纯如死因调查
的结论是:她向自己头部开了一枪。但是她死去的消息使海外华人一片震惊。很多人本能地将仇恨之箭射向日本极右翼分子。于是,有人惊呼:“这是谋杀!”这里的谋杀有双重语义:肉体和心理。
不论最后的真相如何,张纯如和当年南京的死难者一样,都是那场残酷战争的受害者。南京大屠杀,贯穿着一脉相承的历史哀愁,包含着挥不去的沉重和复杂的心绪。幸运的是世人没有遗忘张纯如,近几年,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主流社会和亚裔社区引起强烈震动,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对张纯如之死展开报道,这在近年是非常罕见的。(《传记文学》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