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著名的探索(Discovery)频道只用了15分钟时间,就向在场的近百名观众展示出了一个风景秀美、古老、神秘和发展迅速的中国。
在这段汇总了近年来多个栏目作品精华的短片里,出现了悬棺、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国主题”、“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世界影视传媒关注的焦点。从1999年开始,意大利、匈牙利、荷兰等地的多个电影节和艺术节都先后以“中国纪录片回顾展”、“中国日”和“中国制造”为名专门展出中国纪录片。
与之相左,中国本土的纪录片给人的印象是内容真实、主题深刻,但枯燥乏味、视角主观,难有观众缘。
在创作思维上,我国的纪录片保守和呆板,欠缺天马行空的创新意识和多元化的风格和角度,只是习惯固守于用一种所谓“纯观察式”的手法进行描绘。在技术设备上,我国纪录片的制作设备只是“小米加步枪”,而把更多的技术资源投放到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中。
中国纪录片不能漠视国内巨变
美国新闻集团某公司总经理史达民说:一家总部在北京的中国影视制作机构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拍摄长达200个小时的素材,却不知道该怎么编辑和发行。
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策略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位影评家说,中国纪录片反映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的占了大多数,而反映日益发展变化中的农村和城市人民生活、重大经济态势变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却十分稀少,因而不能满足当前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市场需求。
正是这些缺陷,使中国材料、海外编导成了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比如那个大熊猫素材,就被他们改编成了《大熊猫“换养”记》,讲述中国专家帮助习惯于养活一个孩子的大熊猫妈妈养第二个“儿子”的有趣故事,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也改编中国的成品片,比如为新疆电视台一部长达两个小时、“拍摄得很美”的纪录片重新编写剧本和剪辑,也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
中国制片人对国际市场运作规则的陌生也阻碍了他们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制片人往往强调他们拍摄主题非常宏大,却提不出具体的拍摄计划、拍摄人员和成本核算,在推介过程中不知道需要向别人介绍些什么,需要主持人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问,让投资机构缺乏信心。
钱从哪里来
目前国内纪录片的投资主体主要有两种:一是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以及地方各级电视台的投资;二是企业如影视公司的投资,当然也包括逐渐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
企业的投资大部分比较“急功近利”,投资额也不会太大,很难形成一种主流。而面对制作纪录片的高风险,一些民营企业还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来共同分担风险和分享利益,这种方式颇为奏效,但他们的资金有限,大大制约着影片的质量。近年,外资公司的资金也开始进入中国纪录片市场,但目前还仅处于摸索性的尝试阶段。
专家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应当借鉴国外电视纪实节目的运作方式,运用多种销售手段,推行跨媒体经营。 (《中国财经报》1.15; 王攀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