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短辑

2005-01-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现状 巍建在1月20日《社会科学报》上发表调查报告说,2003年现代文学研究的特点是 多数论文自说自话,缺乏深刻的思想交锋;占据半壁江山的作家作品研究仍是主要成绩,鲁迅研究是其中的重头戏;研究者的主体是30-50岁之间的高校教师,可以说,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主要依附高等教育而生存;学术意识、学术规范缺位。

文字记载中的史前时期历史 王树民在《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上说,夏以前有个虞朝,自20世纪20年代疑古学派风行一时后,虞朝和虞朝以前的文字记载的真实性皆被否定了。结果,关于史前时期,唯有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几千年前、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的遗物,才能证明很长的史前时期确有丰富的文化创造;而在这个时期中,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竟不值得一顾。这对研究上古史的工作是极大的损失。因为,有很多宝藏是地下发掘得不到的,如各种名号及重大事件的关系影响等,只有从文字记载中才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何以要禁毁道学图书 林平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期上说,宋代禁书类型多样,而道学图书之禁最能反映其时代特点。宋代禁止道学图书主要在北宋末、南宋初和南宋末三个时期,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因党争而引起党禁,因党禁而引起禁书,禁书与禁学又合而为一;此外,禁道学书与道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影响也密切相关。

民生与法制: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吴忠民在《?望》2004年第51期上说,改革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选择好有效的改革突破口至关重要。民生与法制就是这样的突破口。这样做,有助于奠定一个踏实的立足点,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并具有可操作性。

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 张广智在《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上说,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表现为:史学的传播渠道由欧美直接输入为主,取代从日本的间接输入;从欧美留学归国的留学生在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哲学的引入令人瞩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