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短辑

2005-02-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后现代史学: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

仲伟民在1月27日的《光明日报》上说,后现代史学的出现令传统历史学家心惊胆战,因为后现代史学提出的一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史学观念,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史学通过分析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结构来解构传统史学。他们认为,我们所

了解的历史事实只是通过语言中介建构的历史,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种观点对传统历史认识论和历史编撰学构成了挑战。二是在后现代史学思潮的影响下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在后现代史学中,历史研究中的“宏大叙事”不见了,代之以日常生活、底层人物、突发事件、妇女、性行为、精神疾病等微观和细节。

新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

余三定在《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上说,我国新时期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少数先觉者率先倡导。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新旧世纪之交,不少学者在激烈地批评学术腐败行为的同时呼吁建立学术规范。第三阶段,从新世纪初至今,在继续批评学术腐败的同时,着重点转到了学术规范的具体建设上。

重名问题如何解决

毛翰在《书屋》2004年第12期上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重名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且最可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案,应是恢复表字,使之与姓、名并用。姓、名、字三者并用,同名率将减少到九百万分之一。

梁启超创建民族新文化的最初设想

方旭红在《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上说,1898年10月至1907年7月,梁启超提出了其创建民族新文化的最初设想。他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实现民族救亡,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合群的公德意识、严于律己的私德观念、刚毅有为的冒险进取精神、具备国家思想、勇于争取权利、积极履行义务、追求自由、善于自制、具备独立和自治能力的新型国民。而养成“新民”的途径则在于创建会通中西文化优秀基质的民族新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