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排放权也成了商品

2005-03-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京都议定书》于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该《议定书》旨在限制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要求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至2012年间,把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比1990年削减5.2%,对发展

中国家则没有做出指标性的规定。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三种减排方式: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权额度的买卖,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二、“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后者削减排放量,有关项目在获得该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有关部门的认证后,可以抵扣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双赢”;三、采用“集团方式”,如所有欧盟成员国可视为一个整体,实行内部调控,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清洁发展机制”绝不仅仅是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而是具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据有关专家推算,假设发达国家为了完成《议定书》中规定的目标能独自完成一半的减排任务,另外一半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权的话,按照每吨5美元的价格计算,从现在起到2010年,减排市场的价值约为125亿美元到250亿美元。

近几年,墨西哥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墨西哥已经成为世界5个出售排放权最多的国家之一。墨西哥人不是真的能拿排放权卖钱,而是利用排放权吸引发达国家向其投入资金及技术,帮助其进行环境保护。

(《世界新闻报》2.25 杨川颖/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