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伪民俗”当止

2005-03-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年,借“民俗热”,一些所谓的“民俗专家”、“民俗学者”把自己道听途说甚至是凭空臆造的伪民俗拿出来推销贩卖。

最近有一首关于北京的过年民谣,谓:“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烙饼摊鸡蛋,初四在家吃折箩,破五开张听喜歌,初六上街把穷扔,初七街头看后坐,初八顺星初九蛋,初十祭石保平安。”乍读之下

,头两句倒像北京人说的“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老年人差不多都知道,当年老北京人皆在正月初二早上祭财神,然后还要去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进香,祈祷发财,所以这天的主食必是吃馄饨,谓之“元宝汤”。但并不知道以炸酱面待客的习俗。“初三烙饼摊鸡蛋”不知何人所传。照这一食谱,除了初一吃顿素馅饺子,其他荤馅饺子则无日可吃。初四就吃剩年菜的折箩――大杂烩了。其实,初三、初四在老北京的家庭仍处于过年的高潮中。正月十七日才是“年过年跑,残灯破庙”,此后才能打扫年菜,吃“折箩”。王府贵族的年菜照例是吃到“二月二龙抬头”,此后才有折箩之说。

真正的民俗作品是社会档案,是文献,是留给后人的经典;“伪民俗”是假民族史,甚至是“演义”,干扰了真正的修史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

 ;《新京报》3.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