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大型快递公司前不久发生一起邮包被盗案。一个装有各种珠宝钻戒、总价值近9万元的小邮包突然不翼而飞。电脑记录显示这个小邮包被送进库时还存在,仅仅半个多小时后,收件人去领邮包时就不见了。刑警赶到分捡大厅的案发现场,初步断定是公司内部人员作案,但一时很难锁定目标,因为案发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共有35名。
案发后的第3天,刑侦支队请测谎专家顾红梅去给35名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当顾老师测试到第8个人时,连测3遍,发现图谱显示异常。被测人是一名30多岁的男分捡员,外表看上去若无其事。下午又测了一遍,图谱仍然异常。顾老师初步认定此人涉案程度很高。没过多久,这名嫌疑人就交待了他作案的动机,原来他工作极不顺心,想在公司内部制造点混乱。
心理测试专家大部分所做的是进行排除,而不是确认。顾老师说,测试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准确程度。“房间太冷、杂乱,深更半夜测试,被测试人智商低,喝酒、吸毒等都很难测出真正的结果。”
去年底,顾老师接到一个杀人案件的测试,被测试者是十几个在工地打工的民工,平时睡觉很少,体能都很差。一个具有很大嫌疑的民工在测试时图谱几乎没有什么反应。专家测后对刑侦人员说,这项测试有可能不准确,不能放弃嫌疑人目标。3天后,侦查员发现嫌疑人正是那个测试时没反应的瘦小民工。
“我们最喜欢测的是智商高的人,特别是有知识的白领,最不好测的就是农民工,还有俗称‘一根筋’、‘滚刀肉’的偏执型人。”顾老师说,面对小偷小摸的惯犯以及那些强奸案中的被害人,因为情绪异常稳定或者激烈,心理测试也会失去准确性。(《北京晚报》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