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彭真蒙难前夕的最后拍板

2005-04-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

1966年初,“文革”风暴已经来临。一天上午,彭真准时来到人民大会堂,要去西大厅出席一个座谈会。

在步上楼梯时,他突然遇到正要下楼的江青,便应付地招呼:“啊,你也来参加会?”江青像不认识彭真似的,把他上下打量了一遍,说:“你开会从来是不通知我的,我还敢来参加堂堂北京市长的会呀?看来,我们真不该在此相遇。”

彭真站在楼梯上,沉稳地说:“话不能这么说。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提,用不着这么拐弯抹角。”

江青冷笑一声,直视对方说:“你还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北京市几乎是你一手遮天,都快成独立王国了!我劝你还是收敛一些吧,别走得太远了!”

瞬间,彭真的怒火直冲脑门,但强忍着没有发作。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江青同志,我不知道你今天是以什么身份和我说话的。是同志还是领导,是同志,你把态度放平等些。如果是领导,我劝你还是先认识一下自己。共产党员只能是忠诚战士,任何人都不能成为特殊党员!”江青没听完,扭身就下楼了。

在随后的会议上,彭真的脸色始终是惨白的。回到北京市委机关自己的办公室,直到读罢穆青等人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送审稿后,他的脸色才变得欣慰而激动。

彭真召来穆青,亲切地问:“你们把这篇文章送到我这里,是不是在发表问题上遇到困难?”穆青坦率地汇报:“焦裕禄的事迹,我已经在新华社里作过报告,大家听了都很感动。但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发表,怎么发表,我不敢作主。这篇文章里,我们担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困难时期兰考没饭吃、逃荒,这个事情能不能写?不写困难,不写灾荒,焦裕禄的事迹、精神就写不出来;写了这些,就是暴露黑暗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拿不定主意,但我们还是大胆写了。如果不让发表,就算了。要发表的话,就不能把灾荒情况删掉,否则这个典型就没意义了。”

彭真静静地倾听着穆青的诉说,眼前浮现出报道中焦裕禄到兰考上任后在火车站广场召开的“现场县委会”:深夜,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灾民们发狂地往那运牲口的“焖罐子”车上挤,逃荒要饭的情景触目惊心!焦裕禄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兰考这块地方,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穆青又向彭真汇报第二个“担心”。他说:“现在强调阶级斗争,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没写阶级斗争。逃荒要饭能算阶级斗争吗?不能算,只是一些群众觉得困难,暂时外出求生。我们采访了半个月,稿子修改了七遍,在兰考的三级干部会上宣读过,所有事实都认真核实过了。”

彭真问:“吴冷西同志是你们新华社社长,他的态度呢?”穆青如实回答:“他看后也觉得这篇文章如果不发表真是太可惜了。但要是发表,对于上述两点,他也拿不定主意。这需要向您请示,您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中央日常工作。”汇报毕,穆青即告离去。

彭真神色严峻,再次一页一页地细阅送审稿,随后拿起笔,毅然作了同意发表的批示。

由于彭真的果断“拍板”,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立刻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上发表,再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后,中华大地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高度赞赏焦裕禄精神。但是,仅仅几十天后,“拍板”推出时代先锋的彭真,首先被“文革”暴风雨击倒。

(《党史纵横》2005年第4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