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将无葬身之地

2005-05-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未来的上海,人们寻觅墓地的眼光只能投向海洋。

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说,“可供沪上经营性公墓使用的不过5000亩左右,目前已使用达3000亩以上。上海每年去世10万人,如有八成以上选择墓葬,土地最多只能再撑4至5年。”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长期从事殡葬研究,他说,“按现在的墓葬形式,

上海80%的公墓,平均在7年内相继进入‘死墓’阶段,不能再入葬新的骨灰。7年之后,上海就将面临无地可葬的严峻局面。”

公墓为何会快速进入死亡期呢?城市化进程加快,失地农民加入公墓行列;各种艺术墓兴起;老龄社会的到来等,促使公墓需求不断增长。

吕春玲表示,目前的公墓是第一次殡葬改革的结果,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障碍。为缓解目前土地逐渐减少的压力,上海正在大力提倡“不保留骨灰”的殡葬革命:海葬。

海葬的地点都经过严密论证,精确测量,上海的撒灰地点位于长江入海口,骨灰将下沉,不会漂向其他海域,造成海水污染。

公墓紧张并非只是上海面临的棘手问题,类似状况在中国多数城市都存在。

(《?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17期 吴芳兰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