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压力更大
4月10日,59岁的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如果按图索骥,春节前短短4天内,清华大学相继有两位教师“突然”死亡:1月22日晚,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焦连伟突然发病去世。1月26日中午,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与世长辞。接着就是中国社科院学者萧
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与精英分子,但是,这些光环的另一面却是软弱的,他们面临精神、身体的双重危机。
几年前,年仅29岁的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龙教授从2000年起,以开滦煤矿作为个案,研究“社会转型期间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急源和心理健康”问题。1995年至2000年间,这里群众来信上涨3倍,因精神病入院人数上涨3倍,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有干部死亡,都在四五十岁。参加调查的人当中,有31.95%和11.21%的人分别曾经患有或正在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等病症。
身体对意志的反抗
李先生是中关村的一名成功人士,有车有房。连续两年来,他感到“全身都是病,但就是查不出哪里有毛病”。最为严重的时候,他一天做过三个心电图,一年做了5次胃镜,查了脑CT,做了冠脉造影―――那是一种非常难受的检查,从大腿部切开,沿静脉将探头伸入心脏。结果是他没有任何机体性的病变。
两年没有性生活了,妻子总是怀疑他,两人感情已到了离婚的边缘。
有一次,李先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尿了裤子,他觉得自己完了。“那是一种濒死的感觉,我再也不能用意志控制自己了。”他向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姜凤英绝望地诉说。
姜凤英医师说,李先生是典型的抑郁症伴惊恐发作。现在的情况是,职位越高、压力越大,抑郁焦虑的可能也越大。
崔永元在做节目的时候被人称作工作的疯子。“我们当时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特别投入,我觉得我发病都跟这有关系,有点钻牛角尖,希望每一期节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这样想,有这个责任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特别痛苦。”
有关人士指出,不肯放弃,不肯降低标准,精英分子总是一个社会中最有责任感的人。这种责任感成为精英的一种内驱力,成为自己审视自己的一个标杆,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直接受到伤害的是知识分子的精神。而相应的社会解压机制,在中国还不够健全。
(《南方周末》5.5 南香红 师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