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曾经出现了一批颇具商业元素与价值的作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很多电影都已经具备了类型片的特征。比如:动作惊险片有《神秘的大佛》,反特片有《戴手铐的旅客》、《黑三角》,喜剧片有《瞧这一家子》,农村片有《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功夫武打片有《少林寺》
《电影传奇》主持人崔永元说:80年代的电影类型是非常多的,而我们现在的电影类型已经非常少了,只有好莱坞大片。它们每年少了也有600部,多了能有1200部,我们看到的是好莱坞的20部大片,美国的其他类型片我们看不到。从1994年开始,整个改变了电影观众的欣赏心态以及电影的生态。现在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习惯已经改变了,叫视听享受。宣传都是特技花了许多钱,做一根羽毛飞翔花了500万美元等等。中国电影物种多样性已经不见了,电影生态遭到破坏。
云南有一种“飞机草”,它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只要有树的地方就有它,它能把树缠死,植物学家对它一筹莫展。好莱坞大片就像这种草。现在观众只觉得大明星大制作才是电影,其他的都不叫电影,其他题材的都不叫电影,只配在电视上看,只配买张盘回家看。
青年导演陆川认为:“第五代”电影人在国际影坛获得成功,在美学上面贡献很大,但是真正对类型片来说是一种倒退。第五代建立了自己的风格样式,之后又被证明是在商业上成功的。虽然之前也有很多电影节,但是真正是从第五代之后,电影节成了导演们的一种心症。他们成为特别好的拳击手,到哪里都拿奖。
上世纪80年代的蓬勃发展多元化,到了“第五代”之后就变得单一了,五代六代基本上是单一创作。所以我呼吁在拍一个好看的电影时,即使它没拿奖,媒体要支持,观众也应该支持。
(《新京报》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