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中西媒体有差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日前说,中国媒体要成为CNN这样的世界主流媒体,需要“十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的障碍不在语言上,而是在思维方式上。现在中国有上亿人的第一外语是英语,但中国人想说什么
赵启正说,目前在国际新闻领域,80%的报道出自西方媒体。这些媒体报道中的中国,自然就成了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外国媒体可以说中国的不足,哪怕是人权问题也没有关系,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善意的。”然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一些报道,存在不准确和夸大问题。
他说,西方媒体曾一度过分夸张中国的快速增长,以至于出现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一家西方报纸甚至说,中国人多地少,男人超过女人,提出“我们该怕中国吗”。赵启正再次强调,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侵犯别人的想法和需要。“中国政府鼓励媒体说明中国的进步和不足,鼓励中国媒体多讲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中国青年报》5.17何磊 郭永刚文)
成思危:做“头脑国家”还是“躯干国家”
“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它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会成为躯干国家,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在《财富》论坛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世界正面临的“知识鸿沟”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成思危说:“我在美国时一个参议院的官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必须用船来运输,而美国卖给我们的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不用船运,而由飞机运或者由专业人士带到中国来。”
在成思危看来,世界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社会。他举例说,中国生产的DVD每台批发价为40美元,其中专利费却占到了21.3美元;中国是计算机的生产大国,但同时也在为英特尔及微软赚钱。“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只有躯干而没有头脑的国家,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光明日报》5.18张翼文)
曾培炎:我国将重点解决五大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说,为了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将重点解决农业、能源、环境、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等五大问题。而目前,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希望亚洲国家进一步开拓合作领域,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共同维护金融稳定,联合建立抵御各种风险机制,带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马凯:中国发展不会威胁世界能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供应上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2004年,中国能源需求总自给率达到94%,从未来看,中国能源供应的潜力仍很大。中国的发展,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北京青年报》5.18植万禄 范海涛文)
奢侈品不应过分看重中国市场
在16日举行的文化圆桌会议上,意大利最著名男装品牌之一的杰尼亚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杰尼亚感叹当年他来到中国时,“一件国外品牌的服装是无比稀罕的东西”,及至今日,“在对高档品牌的需求上,上海、北京这些城市与香港、伦敦、纽约没有大区别,人们越来越多接触、喜欢、并且需要一线品牌。”
市场前景纵然乐观,但保罗・杰尼亚在总结几年来的战果时,自制而冷静地点出:奢侈品品牌应该看到中国这个市场,但千万别把这个市场看得太重了,“归根结底,不要忘了,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文汇报》5.17柳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