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物馆喜爱与否,人们在用脚“投票”。不肯迈入博物馆门槛的人,同样有自己不爱的理由:
一位公务员直言不讳地批评说,他最郁闷的是一些博物馆陈列面孔雷同,长年不变。历史基本陈列总是从人类制造工具说起,然后就是几个铜鼎、几件陶器,配的说明也太专业了,好多字都不认识。他认为,一座博物馆就是一
也有人不满意很多博物馆对“镇馆之宝”秘而不宣的作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有100多万件,展出的不过1%而已。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展品不但长期不换,有时还用复制品来应付观众。这与外国一些著名博物馆将“镇馆之宝”长年公开展示,形成对比。当然,博物馆方面也有自己的苦恼,有些人总是担心这些“国宝”在展出中丢失或损坏。除去客观因素外,还应当正视一些主观因素的存在,如部分博物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漠,嫌麻烦,以及体制上的“吃大锅饭”等等。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认为,对于国宝级的文物慎重对待是应该的,但博物馆的藏品应当有计划地经常轮换,这样才有利于吸引观众,发挥文物作用。 (《新华每日电讯》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