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国文献亟待抢救

2005-05-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忧心忡忡地说。

在国图报纸组一间工作室,记者看到民国20年(1931年)10月的《北平晨报》和《申报》等合订本,国图图书保护组组长周崇润小心翼翼地打开不时“掉渣”的纸片说:这只是“中度损毁”。国图民国文献目前中度

以上破损比例已达90%以上,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有相当数量已经完全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濒于毁灭。

“脆弱”的原因在于纸张严重酸化。专家介绍,传统纸张选植物韧皮纤维用手工工艺制成,纸张呈现中性偏碱性,耐久性比较强,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而民国时期正处于由手工造纸向机械造纸转化的初级时期,造纸材料混杂,制浆工艺落后,多为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导致纸张酸性强,质量差,保存期短。

国图副馆长陈力介绍说,从技术上讲,保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脱酸和加固,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进行缩微化和数字化。但目前,抢救民国文献还存在诸多障碍,首要一条就是观念,一般人很难理解民国文献保护比古籍善本保护更为急迫;其次是资金,仅脱酸一项,一页纸就需0.3元左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也许能看到甲骨文、敦煌遗书,却看不到民国的书刊,该如何向后人交代?”陈力言之切切。

(《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