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记者对全国部分城市“市长电话”接待群众来电情况做了一次暗访。
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曾于5月19日11时5分、5月25日10时、10时25分、15时41分和16时17分5次拨打“(0931)12345”甘肃省兰州市“市长电话”,但电话铃声响过6次甚至10次以后都无人接听。
5月24日,记者就“居民院门口的便道上常年被洗车房占据,还摆满了收破烂儿的三轮车,人们出门没便道可走,这事归谁管?”同一个问题拨打了几个大城市的“市长电话”。有的说:归城市管理部门,但也不一定,要不,你先问街道办事处吧……有的说:不太清楚,说不准是……
问题没有反馈
今年1月的一天,来京务工人员赵某打“市长电话”问:“怎么才能尽快申请到小额贷款?”对方回答:“你先读懂《下岗人员小额贷款须知》,我们再让社保所直接给你
打电话,你就在家等电话吧。”“电话铃声只要一响,我心里就一亮。可5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一个电话是社保所打来的。”赵先生说。
制度缺乏保障
“市长电话”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齐明山教授认为,缺乏制度保障是根本原因。特别是有的城市,将其设为非常设机构,在无明确职能划分的条件下,其权力可大可小、可强可弱,违背了开办“市长电话”的职能。 (《工人日报》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