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很多青少年热衷于在网络上或时尚杂志上参加各种“权威”心理测验,来测评自己的潜力、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并把结果奉若神明。其中不少人有了好结论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结果不好就备受困扰,抑郁寡欢。心理测验,真的会“一测定终身”吗?
心理测验没有绝对的标准
北京东明成功人士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刘明博士介绍说,心理测验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只有某一团体或一群人的某类行为特点或心理特征构成的行为序列。心理测验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以抑郁症测试为例,测试的题目基本上包含了抑郁症患者的群体特征,如果被测试者的得分较高,则说明他在普通人群中的位置与抑郁症患者更为接近,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积极面对测试结果
刘明说,心理测验并不是“答题――得出分数――依照分数归类”那么简单的事情。人们热衷于参加心理测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但是一般来讲,准确的心理测试至少要包括几百道题,最复杂的人格测试竟然由500多道题组成。目前网络上流传的题目大多只是心理测验中的一道或一部分题目,在没有专业人士操作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科学的结果,应该娱乐处之。
即使是正规的心理测验结果,也不是“一测定终身”。刘明介绍道,大部分的心理测试只是对被测者现状的考察,即使是智商、人格、性格等结果相对稳定的心理测验,也并不是不可变的。同时,要想真正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状况,还需要对被测者进行随后访谈,甚至还要了解周围人对被测者的评价。因此,被测者要积极面对测试结果,配合心理咨询师的治疗,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缺点上,而应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所在,找到更好的发展契机。(《光明日报》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