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一个香港小伙儿,跟着老爹来北京公干。他老爷子谦逊得很。可小伙子没这种修养,是那种拿钞票点烟耍酷的公子哥儿。
一天,到贵宾楼吃饭后,一看账单,小伙子脸上挂不住了,让把管事的叫来。经理赶紧就来了,心想不会菜里飞进虫子吧?不是。人家是嫌花钱太少了。说我吃了这样一大桌,怎么才不到
小伙子不高兴了,说你们只能做大众菜,名贵的菜,你们就做不了啊?这下经理脸上挂不住了,心想我们这儿什么厨子没有啊,挺尊敬地告诉他:我们这儿虽然实惠,名贵的菜也能做。
小伙子说,就这个五寸盘,你给我上一盘菜吧,我说不上来菜名,我就要这个“名贵”,这样吧,我付一条五两的黄金,你要都给我用光。五两黄金一盘菜?吃什么啊?那年头买老山参都够百八十斤的了!
经理回来和师傅们商量,师傅们告诉他,这样的菜做得,但是需要一天的准备时间。小伙子嫌时间长不高兴,狐朋狗友劝他:吃个熊掌还得等三天呢,一天不算长。
就这样,第二天小伙子再来,看见五寸盘里蜷曲着无数炸好的细细的、浅红色的小须须,尝一尝,味道有点鲜,还有点儿鱼腥,挺脆,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小伙子不干了:啊,我五两黄金就吃这个?把你们管事的叫来!经理来了。他说我五两黄金就吃这个么?经理不卑不亢:没错啊,您那五两黄金都在这儿了,货真价实。这是什么?小伙子拿起一根来问经理。经理微微一笑:鲤鱼须啊。
经理还带着他到后边看,只见大池子里无数大鲤鱼翻滚,捞上来一条给他看:你看,没有须子了,须子在你盘子里呢!真的是鲤鱼须子啊,这一盘菜不得用几千条大鲤鱼?要说五两黄金,也不算过分吧。他的狐朋狗友问:那么,这些鲤鱼也是我们的么?经理微笑:不是啊,这是下脚料,下脚料怎么能给客人呢?
小伙子傻了,这么玩票不是要让老爹出丑么?
事后,陆师傅说那哪能都是鲤鱼须子啊,一时半会儿谁能弄来这么多的鲤鱼?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不是东西卖不出去而是买不着啊。那有真有假(或许是鲶鱼须?泥鳅须?),就是给他一个教训:别看不起咱们,贵宾楼不是没见过阔的!后来那五两黄金还是通过领导还给了老爷子。
(摘自《中国厨子》萨苏著同心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