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25日,日本原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假扮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特使来到中国,与中国方面谈论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导演了一出为了牟取国内政治斗争利益而置国际信用于不顾的闹剧,竹内义胜也因此被称为“和式基辛格”。
“我并没有打算欺骗周总理……”
这句话
能够在72年这样的历史事件中参与斡旋,真是政治家之非常幸运,但那时空口无凭去扮演特使,现在想起来也还冷汗湿身。然而,我约见大平正芳外相、夜访田中角荣首相府邸,都受到冷遇,没有获得政府的任何保证。田中称其内阁刚刚成立且台湾派很强硬,因此没精力也无心去处理日中问题;甚至连写一句“竹入系本人密友”的请求也拒绝了。
考虑到不带着日本方面的意见去北京将无言以对,无奈便与同党正木良朋一起私自拼凑,写下了“维持日台条约、容认日美安保条约”等政府的一般主张,计20条。7月25日从东京出发,到北京后交给廖承志的就是这件私撰的方案,当时很担心受到喝斥。然而,一切都很顺利。与周总理第一次会谈时,当我听到“放弃战争赔偿要求”的表示,简直头都晕了。第二次会谈时,周总理保证说:“如果美国对中日关系正常化表示不满,我去给尼克松、基辛格打电话。”第三次会谈,周总理宣读了经毛泽东主席批准的“联合声明草案”,其中没有触及日美安保条约。我记下正文8条和默契3项,这便是史称的“竹入笔记”。
竹入接着说:我避开记者逃跑似地回到日本,第二天即8月4日便去首相官邸报告。田中、大平态度大变,表示:果如此就可以去北京……在田中首相访华期间,虽然也出现了说“添了麻烦”之类令人担心的场面,但大致是在我所带回的中国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联合声明》。
竹入义胜为何能得逞
竹入让人误以为他是特使,当然有利于提高他本人及其领导的公明党在中日两国的身价。因为中国政府只会对具有“基辛格”身份的人介绍关于中日关系谈判的设想乃至提出联合声明草案;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只有详细了解到中方条件的人才有价值。
就中国方面来说,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推行“人民外交”,所以格外重视日本在野党在推动中日关系上的作用。1971年6月,竹入率公明党代表团访华,因与中日友协达成了以“一个中国”、“日蒋条约非法”、“反对美国驻兵台湾”、“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为内容的联合声明而受到中国政府的赞赏。9月,竹入在作了谴责“美日反动派”的讲话后遇刺受伤,周恩来、郭沫若等致电慰问,如此竹入更受到中国政府的信任。
但正如竹入自己在纪念周恩来逝世15周年的文章中所指出的,他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为使我党在选举战中获得进展”。当他以“田中特使”的身份访华时,他更失去左派风度而现出“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本色了。他不仅要求中方当面确认放弃赔偿要求,而且企图使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让步;中国政府在这一原则问题上没有动摇。但对于中国外交的教训是,竹入拿着自撰的文件以让中国外交人员误以为他是田中特使的方式,最终获得了中方的谈判方案并密报给田中角荣,结果日方有备而来,在谈判中就台湾问题、赔偿问题等着实跟中国胡搅蛮缠一番,直令周恩来总理也感到“简直不能忍受”,称日方的要求“是对我们的侮辱”,造成了即使中国放弃赔偿看来也是互有妥协的事实。(《炎黄春秋》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