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墨江县地处偏僻山区,离省城昆明有300多公里,一批年轻人舍弃大城市甘愿留在这里任教。
在墨江县龙坝、景星、新安等乡镇学校,志愿者打破了当地本科毕业教师的“零记录”,而且都是受欢迎的多面手。法律专业的教英语、政治,交通专业的教数学、地理,两年下来,一个班的平均成绩提高20分甚至30多分
愿意留在基层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严峻的就业形势。
与志愿者们留在基层任教的愿望相对应的,是基层对人才的渴望。
一个锅要补、一个愿补锅,如此顺汤顺水的事情,却出现了艰难曲折。10名大学本科生,办理正式就业手续时,被告知因编制问题无法接收。
7月底、8月初,全墨江县光是各部门最后上报的人才需求量达到400多人,而等待在墨江县就业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仅专科一类就有四五百人。与此相对的是:整个墨江县,2005年上级财政控制的用人指标、包括公务员在内总共只有200个。仅教育一项,就用掉了150个指标。但在墨江,农、林、水、畜牧、公安、卫生等各行业都急需更多的大学生充实更新队伍,而墨江县的这200个编制指标又是万万不能突破的。如果超过编制指标,上级财政会有惩罚措施,超过一个,就意味着上百万元的惩罚。
8月29日,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决定砍掉本地籍贯的大学毕业生编制,优先让给10名决定留下工作的外地大学生。相对圆满结局的背后,还是埋下了不圆满的隐忧。(《中国青年报》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