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飞船准备发射,点火倒计时,10、9、8……1,点火起飞!”
“飞船与火箭分离!”一边是发口令,一边是队形变换。
10月17日,北京团结湖小学1000多名小学生在并不算宽敞的操场上用动作和队形成功模拟了“神六”飞天的全部过程,这是名为“插上科学翅膀与神舟六号共翱翔”的主题队日活动。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在我国青少年中掀起了对航空航天知识和科技知识求索的热潮。
北京小学给学生布置收集有关航天资料的家庭作业,安徽省铜陵市第九中学开展航模知识讲座,河南省睢县二中则准备让各班团支部组织一次关于宇航科技知识的团日活动,西单图书大厦的《中国神舟》,两天就卖了50多本……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神六”带来的“间歇性”航天热并不能满足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向往。
家住北京市魏公村的刘先生说,8岁的儿子自从“神六”发射以来,搜集了很多关于航空航天的图片,由于自己对航天知识了解太少,每当儿子问自己问题时,往往是张口结舌。学校应该多举行一些关于航天科技知识的讲座,保持他们对科技持久的热爱。
但是,对于家长的要求,学校有难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说,假如要真正给孩子们上一堂航天知识课,学校根本找不出这样的老师,更别提办什么科技兴趣班了。现行教育体制下,要加强培养孩子的科普兴趣,学校无法充当主要角色。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呼吁,“神六”引发孩子们对于航天科学知识的关注,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教育部门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引导,这股热潮终究只能是一阵风,很快就无声无息了。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好好思考,如何能抓住这种契机,改善目前的科普教学,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中国青年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