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夺牌运动员无奖金

2005-10-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2名学生运动员参赛,取得4块金牌、5块银牌。清华大学十几年来在体教结合、高校办竞技体育道路上的探索,在十运会赛场上得到了集中展示。在清华人眼中,金牌并不是体育的全部,“让学生们都能为祖国健康地工作”是他们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

不能以牺牲年轻人学习的权利为代价换取金牌

清华大学的一位学者在国外访问时,曾有人这样对他说:“你们以牺牲年轻人学习的权利为代价,换取一枚枚金牌的做法是欠妥当的。这样的金牌拿得越多就越不妥当。”

这位学者对记者说:“外国人的观点虽然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竞技体育的社会代价太大了。孩子十七八岁,正是学习的好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荒废了学业,以后补都补不回来。而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在本应学习的年龄,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导致他们退役后的生活举步维艰。”清华大学从1994年就开始尝试着降低竞技体育的社会代价。清华校队每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都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金牌不能跟奖金岗位帽子挂钩

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陈伟强说:“清华搞竞技体育有三条铁的纪律:一是不作假;二是不点钱;三是不吃药。金牌可以不要,但绝不能越雷池半步。”陈伟强说,清华搞体教结合是将“培养人”放在

首位,而不是把夺金牌作为最高目标。因为如果金牌跟奖金、岗位、帽子挂钩,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会随之而来。

据记者了解,胡凯在土耳其大运会上拿到百米冠军,清华大学没有对他进行任何物质奖励。这次22名学生代表部分省、市参加全运会,尽管拿到了4块金牌、5块银牌,清华只准备举行一次小型的庆功会,而学校奖金依然是零。

“如果在清华上4年学而没跑过北京马

拉松,这个学生将会被人笑话。”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振斌的一句玩笑话显示出体育、健康的观念在清华已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总参赛人数近2.3万人,清华大学有6000多人参赛。(《新华每日电讯》10.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