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址的牧民,多数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从伏尔加河畔长途跋涉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的后人。1958年,为建造我国第一座卫星发射场,他们让出黑河沿岸近4万平方公里家园。
今年68岁的贡嘎是从发射场原址内搬出来的,他说,牧民们为找到适应的草牧场,经过数次搬迁分散到四五个苏木。当
2003年8月,为保证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万无一失,生活在航天城实验区里的牧民龚志军一家与附近18户牧民一起,响应政府号召,赶着牛羊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热土,搬迁到上百公里外的地方建设新村。
近年来,为了安全保卫工作,航天基地每有大的试验或发射任务,附近的牧民都要有暂时性的搬迁。黑河水是额济纳旗的生命水,天再旱,牧民的草场不管怎么缺水,都保证航天城水库里的水是满的。
为了飞船顺利回家,四子王旗的牧民同样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追随着神舟飞船的一次次悠然飘落,回收车队必须要一次次穿越牧民们的围封草场。车辆轧过的草地需要好几年才能重新长出草来,但牧民们从没说过二话。
每次飞船发射,千里草原上都展开回收火箭残骸的大行动。牧民们开车、骑摩托车、骑马、骑驴、骑骆驼帮助搜寻部队寻找残骸,不少牧民全家出动。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无论是发射、着陆还是有关火箭部件残骸的回收,都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进行。茫茫大漠,无边草原,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壮丽的腾飞,也书写着内蒙古各族各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和深情厚谊。(《半月谈》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