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现代的菊斋私塾在苏州十梓街亮相,两位来自北方的年轻人招收孩子诵习诗经古文。
私塾的课堂,不过20平方米,墙上挂有“古旧”的孔子像,学童面前是一尺高的黑色小条桌,甚至连计时都“复古”了,一炷香点完,算是一节课结束。老师则一身对襟束带长袍装束。
主讲老师张志义,教授蒙学、经学、韵
苏州的家长送孩子到菊斋私塾,最先针对的是语文教育。一位语文老师说,当语文教育丧失了欣赏、兴趣、感悟等特征而跌入考试的工具,就等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以现代私塾为代表的国学教育,可能是一条回归之路。”
一些家长送孩子进私塾,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濡染古风,知书达理,提高道德修养。
有人认为,此类仿古有点矫枉过正。现代教育最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却不是古代教育的传统。学经文习诗书,如果食古不化,则可能成为新时代的“书袋子”、“书呆子”。(《解放日报》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