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05年亚太地区种子年会在上海开幕,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获得“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
走上玉米育种之路
李登海,1949年生,黑黑的脸膛,说话时语气眼神十分诚恳。“我是农村长大的,初中毕业碰到文化大革命,因为中农出身,推荐选拔什么的都被放在预备一类,基本上没有升学机会。”
1970年,他参加了农业科研队,1972年担任队长。一次李登海看到一份材料,说美国玉米亩产达1250公斤,而当时我国玉米亩产才200多公斤。“我知道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华莱士也是农民出身,然后做到公司总裁,农业部部长,后来当了副总统。我也是个农民,我也能走出条道路来。”从1972年开始,李登海瞄上了华莱士的纪录,开始了中国的玉米高产攻关研究。
艰苦的科学研究
“春争日夏争时”,北方农村为了增加一季收成,在夏季小麦收获以后抢种玉米。李登海在实验地里,带领七八个伙伴昼夜不息地工作。他们把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好品种拿来试种。没有化肥,打炕、挖粪(承包了学校的厕所)、拆破屋。天不亮就起来到地里播种施肥,争分夺秒。有一年,玉米正在抽穗,突然暴雨倾盆,人家都往家跑,他却往地里跑,带人把玉米雄穗拔下四分之三,以增加玉米秆抗倒伏能力。“一年只有一次向世界高峰攀登赶超的机会。”李登海说。
第一年,亩产达到512公斤,次年,602.15公斤。这些精确到小数点的数字,都装在李登海的脑海中。从1972年到1979年,他在家乡试验了100多个玉米品种,亩产一年高过一年。
到海南育种
随着亩产逐年提高,终于到了瓶颈期,没有一个品种亩产能突破700公斤。李登海发现,传统种植的玉米叶片都是平展型的,种植密度到每亩4000株就会出现倒伏和空秆。1978年,他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掖单一号”,所谓紧凑型,即叶片是向上伸展的,可以减小株距,亩产比当时全国推广的品种增加40%。
找对了方向,李登海就到海南加代,繁殖亲本以便制种。1979年,在海南“掖单二号”一下子突破750公斤,轰动全国。“我一看还有潜力,当年就带人赶到海南再加代,1980年亩产达到903.6公斤。”然而好事多磨,9月1日下午,突然刮起龙卷风,那么大个的冰雹猛砸下来,玉米全断了,铺在地上。李登海哗哗地流眼泪,又是一年的机会浪费了!他提笔在一张旧报纸上写下“肝裂心碎”四个大字。
4年后,李登海又研究紧凑型玉米抗倒伏品种,最终获得了成功。1989年,亩产1096.3公斤,成为中国第一个夏玉米亩产过吨的品种。
30多年的奋斗,真是不容易,连着28个春节在海南度过,“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不到。”李登海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华玉米王》就是讲我的。我最喜欢唱的歌是《365里路》,好像就是为我作的。”李登海有着与一般中国人不同的“不谦虚”,他笑着问我们:“我太骄傲了吧?”
也许就是这种近乎骄傲的自信和执着,使这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坚持到了成功。 (《解放日报》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