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任应岐:被遗忘七十一年的英雄

2005-12-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1月23日,71岁的任秀霞在北京东城区炮局胡同(原国民党陆军监狱)的东墙外痛哭流涕,呼唤着父亲的名字。71年前,她的父亲任应岐与“民族英雄”吉

鸿昌同在陆军监狱就义,因种种原因被历史遗忘数十年。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等人表示,考虑认定任应岐的烈士称号。

任应岐1892年11月生于河南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笃志好学,曾就读于淮阳师范,后投笔从戎。从正目(班长)直至军长。他先后参加中原大战、广州非常会议、察哈尔抗战等活动,试图探索救国之路,但均以失败告终。而与共产党人的交往,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1934年5月,在听到中共中央关于“立即筹备组织反帝同盟,发动各种爱国力量,组织抗日武装,迎接抗日高潮到来”的号召之后,任应岐、吉鸿昌、南汉辰等人经过反复酝酿在天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应岐和吉鸿昌等人进而议定:在中原发动10万人的大暴动。待暴动成功后,开辟西北抗日根据地。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任应岐将仅存的4.5万元全部充做军需,丝毫未留家用。以至就义后在外面欠有许多债务,其时遗腹子任中华尚未出生,家属回到鲁山家乡后,过着家无隔夜粮的生活。

任应岐、吉鸿昌被捕后,表现得异常坚定。蒋介石集团对任、吉以“加入共党、危害民国”罪横加杀害。1934年11月24日下午1时许,身着黑呢子斗蓬的吉鸿昌,拒不戴刑具,以坐姿怒目迎视敌人的罪恶枪口,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当时的新闻报道称,两将军“力持镇静,索要纸笔,各立遗嘱一纸致其家属”,“态度从容,谈笑自若”。吉鸿昌在遗嘱中高歌“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任应岐则在遗嘱中悲愤地高呼“大丈夫有志不能申,有国不能救,痛哉”。

南田同志在1935年发表的《为国为民视死如归》一文中称:“吉鸿昌和任应岐在临刑就义时均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万岁!’等口号。” (《新京报》11.24《团结报》11.1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